
安徽安慶宜秀加速教育信息化 實現優教班班通
安徽安慶宜秀區是2005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安慶區劃調整時才設立的一個城市新區,是現轄2鄉、3鎮和1個街道辦事處,總人口20余萬人,總面積410平方公里。轄區內現在完全中學1所,初中6所,完小53所,在校中小學生1.3萬人,在職教職工1120人。
安徽安慶宜秀區堅持以“辦好每一所學校、關注每一個學生”為發展目標,以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,以提升內涵為核心,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,努力實現學校標準化,有效提升了學校辦學品質,有力推動了全區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。近年來,先后榮獲全國基礎教育工作先進縣(區)、全省兩基工作先進縣(區)、安徽省‘兩基’工作先進先進單位;全省縣(市、區)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連續兩年獲優良等次。
.png)
圖為班班通多媒體設備主要設備拓成牌多媒體講臺
一、關注留守兒童,確保教育公平。宜秀區留守兒童達到70%。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為主導,社會多方面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,每年多次以不同形式開展慰問、幫教活動,特別是該區利用“班班通”建立“彩虹橋”網站的做法得到社會和媒體的廣泛贊譽。大力籌措資金加強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,滿足留守兒童需求,營造出溫馨的育人環境。多年來,宜秀區留守兒童入學鞏固率達到100%,未發生一起留守兒童安全事故,五橫鄉楊亭小學被全國婦聯授予“全國流動人口子女、農村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”,得到媒體和社會的贊譽。白澤湖鄉光明小學被省教育廳授予“示范留守兒童之家”稱號,羅嶺中心學校龍鵬飛老師榮獲“安徽省第九屆青年志愿者優良個人獎”,得到媒體和社會的廣泛贊譽。
二、“三聯動”推進教育信息化。
一是以培訓帶動應用。學校以“校長要懂、骨干要精、全體教師要會”為隊伍建設目標,校長親自帶頭,教師人人參與,積極做好信息技術能力培訓。堅持分層次舉辦教師、校長、教研人員、電教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班。教育主管部門主要抓不同范圍的培訓者和應用骨干培訓,學校負責全員集中培訓和校本培訓。各類培訓都緊密結合教學實踐和工作實踐,采用參與式方法,做到任務驅動,研訓一體。各類集中培訓的考核評測結果都載入受訓者的業務檔案,并與其績效考核等次掛鉤。
二是以活動促進應用。以活動為載體,認真搞好每年一次的“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評選”、每兩年一次的“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”、等活動;廣泛開展送教下鄉、精品課程巡展以及多種形式的網上研討交流活動;每兩年召開一次全區“班班通”應用工作現場會,推出新典型,交流新經驗,推動應用工作不斷深化和提升。
三是以應用促進研究。加強與各級教科研人員、電教系統技術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密切合作。對在省市電教、教研機構的指導下,由區教育部門組織支持單位和學科骨干教師,研究編寫指導一線學科教學應用的參考資料,為區域內各類培訓和校本教研提供應有的支持與服務。區組成應用工作專員指導組,通過報告會、專題講座、網上研討交流等形式,實現對一線應用工作的帶領。
三、切實加大投入,完善基礎設施設備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,宜秀區加大投入,確保教育經費依法實現“三個增長”,近三年,區財政教育總支出從2009年的5953.9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8668萬元。2010年,安徽省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項目啟動,宜秀區被列為“薄改”項目區,宜秀區政府高度重視,搶抓機遇,在、省、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宜秀區利用項目資金和區政府配套資金共計投入839萬元來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環境和設施。為全區52所中小學配置了332套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、添置計算機和多媒體講臺等750臺、建校園網52個。2012年,宜秀區在安慶市實現了班班通工程全覆蓋,信息化加速了這一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步伐。
隨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實施,使宜秀區教育搭上了信息時代的列車,促進了宜秀區教育事業的發展,宜秀區教育必將會結出更加豐美的碩果。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鈑金加工工藝大全介紹
- 鋁合金外殼沖壓毛刺的問題
- 鈑金加工材料如何選用?
- 鈑金加工中有幾種處理熱變形的方法
- 監控操作臺的技術進步體現及運用范圍介紹
- 網絡機柜布線中的跳線架和配線架
- 機柜在使用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?
- 如何解決機柜局部過熱的問題
- 未來機柜的發展趨勢
- 機柜中有哪些重要的部件?
最新資訊文章
- 鈑金加工工藝大全介紹
- 鋁合金外殼沖壓毛刺的問題
- 2020年五一勞動節放假通知
- 鈑金加工材料如何選用?
- 沖壓鈑金行業發展服務型創造和綠色制造
- 鈑金加工中有幾種處理熱變形的方法
- 2020年清明節放假通知
- 監控操作臺的組成及設計理念分別是什么?
- 熱烈祝賀金炬實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
- 監控操作臺的技術進步體現及運用范圍介紹
您的瀏覽歷史
